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正文
《能源超限战》连载92:人口灾难,狰狞毕现(二)
来源:陈思进     时间:2023-01-09 15:40:53

(思进注:因俄乌冲突,虽然快一年了,能源问题依然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2016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资料图片)

能源、环境和人口

(接上)美国学术团体“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的估测更耸人听闻:如果人口继续以眼下速度增长,到2030年地球上的食物将不足以让所有人果腹,人类必须找到第二个星球生存,向外星“殖民”。

Estimated Daily Consumption of Energy per Capita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oints

Adapted from: E. Cook, "The Flow of Energy in an Industrial Society" Scientific American, 1971 p. 135.

上图显示,一个人每天的能源消耗量,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比较,农业社会增加逾倍,工业社会增至6倍,而现代高科技社会可达近20倍之多。

2011年全球一次能源耗量约124.8亿吨油当量,按总人口70.3亿计,人均4.86万大卡/日;对照上图,系介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间的水平。如果人口数不变,但都晋升到工业社会水平,一次能源供应需增加60%。倘若普遍按照现代高科技社会水平计,则要5倍于此。假使人人都像“低碳教父”、“八大不环保名人”之一的高尔那样生活,那么世界能耗势将跃升为天文数字;不出数载,天下已知常规矿物燃料可采资源就要告罄。

联合国2005年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人类活动已使地球上60%的生态系统---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严重威胁。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全球能源危机此起彼伏;至少11亿人得不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口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地球有限的资源不仅要满足新增人口的物质消耗,还要满足整个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世界人口如此快速增加,给资源、环境和 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不得不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日益减少,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减弱,各方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加剧。

在沉重的人口压力面前,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的理想受到巨大威胁。如果不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将自然为我们服务的代价计入发展成本的话,我们将为后代留下一个无法生活的世界。

2. 人口控制政策

显然,人类若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维持可持续发展,就不容人口过度增长;反之如果放任人口无限增殖,大多数人将沦为蝼蚁般苟活,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在中国很早就体认到人口的压力。清末改良派思想家薛福成曾经阐发中国存在人口绝对过剩的论调,认为人口的迅速增加,其结果是“昔供一人之衣食,而今供二十人” ;“昔居一人之庐舍,而今居二十人”;并认为人口质量有高低之别,十分重视人口的质量。

18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以为:迟早有一天,地球将因不堪重负而给人类带来毁灭;最终我们会耗尽所有的资源,在大规模饥荒之中全部饿死。

当然,如果人类大家庭能够自我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们有希望饿不死,并且有足够能源供应,足以支持世人过上有尊严的高水准生活。

至于前述迫在眉睫的“低碳”拯救大业,联合国人口基金最近发表《世界人口状况》分析报告称,人口增长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要素之一,回顾历史数据,全球排放增长,有四至六成是伴随过去人口增长而来。报告预计,若全球人口在2050年前能控制在80亿 而非90亿,每年可减少10亿至20亿吨碳排放,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总排放量的10%-20%,比《京都议定书》条款勾勒的任何对策都效力宏大。

面对当今世界人满为患,哥本哈根峰会主持人有没有想到过人口控制?

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女士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称,家庭计划和人口控制是被忽略的对“抗暖化”方法之一。

赵白鸽说得好:“要对抗暖化,不能将之简单视作排放问题,而要视之为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因素的问题,而人口议题是关键之一。”她称中国的家计政策,令中国过去 30年来少生4亿人口,使中国每年少排1800万吨二氧化碳,也提高了中国国民的整体生存能力。她引述伦敦经济学院研究称,“每花7美元在基础家计上,就可减少逾1吨排放;相比下,以减少伐木方法减排1吨温室气体,就要花13美元、风力发电就要花24美元、太阳能就要51美元,混能车就要93美元,电动车就要131美元”。 (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