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正文
天天热点评!专访香港中文大学李康善:香港力促产学研从“1到N”落地 内地和香港的资金流动渠道有待改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4-26 07:19:11

作为全球创新要素的重要聚集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香港正在将创新科技打造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也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日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近日,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国际创科展的举办,大力推动了香港地区创科氛围和环境的优化。”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李康善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活动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合作机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当前香港也在发力,促进科研成果“从1到N”的落地。


(相关资料图)

在谈到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时,李康善表示,目前内地和香港的资金流动渠道还不够畅通,亟需国家统筹并出台相关政策,为初创企业跨境业务提供便利。

加强产学研结合,下一步是“从1到N”

21世纪:参加此次香港国际创科展,你有哪些体会?会展对于香港创科产业的推动有哪些意义?

李康善:香港国际创科展的举办,大力推动了香港地区创科氛围和环境的优化。许多单位、企业、年轻的研究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且相互间开展了合作。这是一个比较珍贵的机会。

美中不足的是,此次参加活动的国外企业、项目、科研人员相对较少。这其中可能有时间、疫情等影响因素,但我仍希望未来能在香港看到更多国际化的元素。

21世纪:去年的《施政报告》首次推出100亿港元“产学研1+计划”,准备拿出100亿港元来支持大学的研发团队,把现有大学的一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有没有一些专案的储备?有没有研发团队参与其中?

李康善:实际上,我们的科研人员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什么样的创科项目能够产生影响力,能够为大学研究做贡献,给香港,给大湾区,乃至给国家带来价值。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课题储备。

同时,我们已经开展了跟企业、投行等机构对接的相关工作,希望能产出既有学术价值又有产业价值的成果。因为科研项目不光需要大学的参与、政府的资金资助,更多还需要企业或者产业的参与,而这一步往往难度较大。

21世纪:4月1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创新科技和工业局局长孙东在记者见面会上回答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提问,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下半年可能就要正式开展“产学研1+计划”。你觉得这个计划对整个科创产业有什么样的影响?预计会有多大的一个规模?

李康善:孙东局长介绍过,这个计划将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完成他们的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有一亿港元的资助上限。这个计划的规模很大。

与企业配对的合作形式,对大学研发团队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因为大部分大学研发团队长期习惯于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开展研究,与企业合作的资金规模并不算大。

不过,企业的参与能够帮助科研团队真正实现“从1到N”的转化。过去,大学做基础研究,在“从0到1”这一步做得很好,但是“从1到N”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产业的参与和支持,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我们也对这个计划抱有很大期望。我们希望它能取得成功,不光是短期的成功,而且是真的有项目可以借此实现“从0到N”,进而带动更多项目参与进来。

21世纪:你刚刚提到,现在香港的大学可能更多的科研成果是“从0到1”,而在“从1到N”这一部分则较少。那在大学研发团队的科创成果落地上,目前你觉得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康善:这可能是整个香港地区的大学集体面临的问题,涉及了几个方面。

一是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与产研协作积极性的问题。目前,大学院校内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主要看的是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这也使得科研人员更多地把精力集中于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而较少关注以产品的产出为主的产业合作。因此,我认为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需要有所调整,在制度上更加契合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需要。比如,在考核指标中增加一项“影响力”,即产出药品、检测方式、机器人等新产品,对社会各行各业带来影响。

二是转化环节出现的问题,这其中也包括两点。首先,许多科研人员对专利保护的认识仍不足,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学在这方面的可用资源还比较少。一些科研人员在寻求法律帮助时,也常常为省时省钱而敷衍了事。但如果成果被大范围抄袭,科研人员也会逐渐丧失继续研究的兴趣。

其次,大学提倡“知识公开共享”,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保密性。即使只是在校内活动公开交流过的成果,也可能给专利审批环节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既要强化科研人员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又要加强专利保密和保护,这样我们的产业合作才会更加顺利。

发挥香港“桥梁”作用,推动湾区合作

21世纪:你觉得在推动内地创科发展的过程中,香港可以扮演怎么样的一个角色?

李康善:香港在融资方面有一定优势。香港很早就开始了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金融往来,至今仍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能够帮助内地企业引进国际融资。

此外,香港在帮助内地公司走出国门的同时,也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进入中国,且不局限于香港,而是进入大湾区,再深入内地的其他城市。

总的来说,香港的定位是一座重要的桥梁,把内地的东西拿出去,也把国外的东西拿进来。

21世纪:如果说具体到大湾区的话,你认为香港可以跟湾区内的城市在哪些领域展开合作?

李康善:我觉得很多领域都可以合作,但真正重要的是合作方式。

有些人认为,香港和内地的合作模式,就是在香港研究,然后回到内地进行生产。但我认为这并非最好的方案。生产环节固然可以创造很多工作岗位,但一个产品的产值还是更多体现在研发环节。实际上,现在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在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建设已丝毫不逊色于香港。这些城市与香港合作研发时,香港的优势在于引进国外专业人才,共同投入研发。此外,在医疗领域,香港建立了良好的医疗体系,可以和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科研团队一起,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方案等方面寻求突破。

21世纪:聚焦到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方面,你觉得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大湾区,还有怎样的合作空间?

李康善:首先从人才方面来看。现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各个城市都在抢人才。我希望人才的流动是双向的,内地的人才可以进入香港,香港的人才也要前往内地。

学校也鼓励学生通过短期学习交流、实习等方式,更多地体验和熟悉内地的环境。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在学在职计划(Coop),鼓励本科生花8个月的时间,全职在企业实习。这个项目已经开展两年。到第三年,我们希望可以把这些学生带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在湾区内地城市的企业里工作,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内地的工作场景和人才需求。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2+2”的项目,学生分别花2年时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校区和深圳校区进行学习。这个项目也非常受欢迎,目前在香港校区的报录比达到了10:1,在深圳校区的竞争可能更激烈。

从资金方面来看,目前内地和香港的资金流动渠道还不够畅通。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跨境开设分公司面临着资金不畅和人力资源成本较大等问题。因此,内地与香港之间资金流通渠道的畅通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需要国家的统筹,以及香港和内地各地政府的合作。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便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